前幾天突然間有很深的感觸: 一個人的氣質,除了跟個人本身教育程度,家庭教養等因素有密切關聯之外,一個人從小學畢業,青少年到大學畢業這段時期,所身處的環境與所受的教育制度,更是影響一個人氣質見識不可忽視的關鍵.

過去幾年在好幾個不同的國家住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深深感覺到不同的制度觀念,不同的社會形態,不同的曆史環境和人文修養,所培養出的氣質真的是大不同。剛搬到土耳其的時候,老是覺得土耳其人不論男女,雖然外型不錯,但是真正有氣質的卻是鳳毛麟角;過了一段時間,發現這種現象,可能和土耳其的教育制度和社會意識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爲何這麽說?

1.土耳其的教育制度,並不鼓勵個人才華自由發展,也不鼓勵學生多多涉及課外知識,課外活動,或者培養個人獨立思考。他們的教育制度,比台灣的還要來得填鴨加被動,而且課程內容,尤其是曆史和公民課程,還受到土耳其教育部的嚴格監控。土耳其的學生,從小以來接受的學校教育,都是強調土耳其是如何的偉大,土耳其文化又是如何的優秀,學校教材裏則沒有多少有關于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資訊。這種偏差,造成許多土耳其人對于自己的國家的感覺太過于良好,對其他國家的認識則近乎于零。再加上大多數土耳其人一輩子可能也沒有半次出國的機會(因爲土耳其護照持有者去大多數的國家都需要簽證,而且簽證還非常難拿),種種因素造成許多土耳其人對自己的國家有著一種毫無根據,莫名其妙的文化優越感,盲目的認爲土耳其的一切都是最優秀的,而其他國家的文化則都不如。因爲自小對其他國家的環境和社會型態缺乏認識的結果,大多數的土耳其人長大之後,自然也不會有多少的熱情去主動了解其他國家的情況。國際知識的閉塞,導致眼界的狹隘和缺乏一種積極追求真理的精神,間接也導致個人氣質的低落。

2.土耳其的社會,直到現在還是以一種非理性的觀念來看待大多數來自外國的人與事。很多土耳其人對陌生的事物,接受度並不高;許多人要不就是抱著一種懷疑猜忌的態度,連嘗試都不肯就冒然拒絕,要不就是以傳統的既有刻板觀念去看待他不熟悉的一切。這兩種態度都無助于幫助一個人培養良好的氣質。

寫到這裏,請先別認爲這種現象只限定在土耳其人身上。其實我要說的是,這種現象並非和任何一個特定族群有關,而是跟一個人生長的環境息息相連。當土耳其人是在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長大的時候,上述的井底之蛙自大無知現象就減輕許多。注意:根據我的觀察,單單只是在國外生活一段時間是不夠的,必須要在兒童期開始,進入青春期,直到完成高中教育這一段時間都在國外長大就學生活才會有這種效應。

這說明了什麽?那就是,一個人的氣質,並不是跟他的種族,宗教或國籍有關系,而是取決于一個人長大時所處于的環境。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土耳其孩子在美國出生長大,而朋友圈子也是以其他美國人占大多數,這個孩子長大之後的行爲舉止,絕對跟一個在法國長大的土耳其孩子來的截然不同。

這幾年來,看過了許多在外國出生長大的土耳其孩子之後,發現許多在土耳其土生土長的孩子,雖然是大學畢業,但是其一般常識之貧乏與處理事情能力之低落,遠超出我的想象之外。
在這個方面,即使是一個在德國只受到職業學校教育的土耳其青少年,其普通常識的廣泛,也要遠比許多土耳其的大學畢業生要來的強。這並不是說,德國的教育程度就一定要比其他國家要來的好。應該這麽說:德國的基礎教育並不強調意識形態,而是較注重基本概念和一般常識的運用,所以就算是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其處理事情的能力和基本功夫,都要比大多數土耳其的大學生要來得紮實。

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在外國長大受教育的土耳其孩子,因爲土耳其文化在國外不再是主流,而只是許多不同少數文化的其中之一,他們因而被逼要正視其他文化的存在,甚至得接受其他異文化的主流地位,同時面對自己的文化一下子從主流變成非主流的現實;這麽一來,大部分的土耳其裔學生,變成因情勢和生活所需,不得不去接觸其他的文化,時間一久,或多或少會受到一些其他文化的影響,處事態度,世界觀,以及對其他陌生文化的接受度,自然會比那些長期處于大土耳其文化沙文主義觀洗腦制度下的土耳其人要來得較爲充沛有彈性。

 

Copyrights@2010. All text by YC Cheng. All Rights Reserv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40 間諜米格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